特集 风土建筑再生之道 (上)
- [ 潘玥 ]1论风土观与研究范式的当代转型
- [ 吕江 ]11风土再生:贯穿古今的永恒之道 —— 从小城圣巴巴拉看风土建筑
- [ 黄晓童 王方戟 ]20关联的再现 —— 斯维勒·费恩海德马克博物馆中的风土探索
- [ 徐好好 田瑞丰 ]30卬里人家:吴阳“风土”的当代可能性
- [ 王瑞坤 ]38邻里生活的质感 —— 北京菊儿胡同更新的风土视角解读
- [ 涂颖佳 ]46构成之外: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的风土基底
- [ 冯子亭 ]54歌以咏技:晋东南匠作歌诀中的风土营造意匠
作品
- | 非常建筑 + Coldefy |72中国学舍
- [ 朱涛 ]78砖家絮语 —— 张永和/非常建筑的“建造”思想与巴黎“中国学舍”设计
-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85西藏美术馆
- [ 李立 肖蕴峰 ]92青藏高原上的时空叠变 —— 西藏美术馆建筑创作
- | 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97石家庄城市馆
- [ 高洪波 吕俊杰 ]101记忆的温度 —— 石家庄城市馆设计
历史与理论
- [ 邵星宇 赵越 ]105在古典园林与现代公园的想象之间 ——刘敦桢的瞻园整修理念与手法(1958-1966)
- [ 杜心恬 ]114“画意”与“真山” —— 张南垣造园写仿太湖图示之辨
教育
- [ 李登钰 顾大庆 ]121走向多元并存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制度 —— 基于美国建筑院校学位设置和修读路径研究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