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承袭与变异:福建沙县水美村土堡群的形态建构 [ 张聪慧 薛力 ]
|
8 |
中国传统聚落的景观意象复原与规划思想探源 —— 以浙江诸葛村为例 [ 刘祎绯 黄子薇 梁静宜 南晶娜 ]
|
16 |
多元文化交错下府江流域传统村落形态类型学研究 [ 卜晔婷 赖盼 ]
|
22 |
大连近现代历史街区主客观评价差异及影响因素解析 [ 张弘驰 王凤琳 彭海洋 祝培生 ]
|
28 |
多层级“可调”构架 —— 泉州传统民居组群单元的要素协同机制解析及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 陈心怡 孔宇航 连海涛 郭喆 ]
|
35 |
乡村居住空间的新形态与新理论初探 —— 以浙中义乌市某典型村落为例 [ 丁旭 李明羲 ]
|
40 |
闽南传统建筑灰塑装饰保护修复研究 [ 成丽 林欣墙 ]
|
46 |
莫高窟第254窟佛龛形制与装饰艺术调查研究 [ 裴强强 赵皓琳 王广正 沈芯宇 ]
|
52 |
“宋韵”与“宋构”:台州风土建筑中的宋式做法研究 —— 兼论前郭灵康庙正殿 [ 周易知 ]
|
58 |
风土共生 —— 结构语言学视角下的傣族传统建筑观念、空间与原型 [ 郭建伟 张琳琳 ]
|
66 |
在地成形 —— 基于形态参数的晋东南山地传统村落形态地形影响机制解析 [ 庞博宇 曹海婴 宣晓东 张玮豪 ]
|
72 |
明长城边墙建设时空布局特征分析 [ 杨洋 张玉坤 李严 ]
|
78 |
现代木构建造样本:隈研吾在当代全球语境下的木构造线索与技术策略 [ 孙婷 李凌洲 李凡 ]
|
85 |
公共文体中心与邻里活力 —— 以深圳、香港为例 [ 邱越 倪阳 薛求理 ]
|
92 |
城市网络活力与建成环境的非线性关系 —— 以武汉地铁站域为例 [ 李欣 刘馨 刘张旭 杨秀]
|
100 |
高大空间可变容积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 张嵩睿 张梓桐 王一粟 冯刚 ]
|
106 |
城市综合体绿化经济可持续性提升策略研究 [ 武艺萌 王桢栋 王昊 李凯 薛思源 ]
|
112 |
基于高预测性能代理模型的建筑绿色性能优化设计研究 —— 以寒地办公建筑采光与能耗性能为例 [ 孙澄 董禹含 梁静 ]
|
118 |
高校体育空间眩光指标研究 [ 李玉青 周凌 ]
|
123 |
城市社区建成环境生活便利度评价影响因素解析及提升策略研究 [ 刘柯琚 周典 王梦莹 刘天野 杨玙珺 ]
|
123 |
行为、空间与健康 —— 对老旧住区外部空间健康性优化方法的思考 [ 李有芳 陈文静 梁琴 舒平 ]
|
136 |
上海市多层老旧小区住宅改造中的太阳能利用研究 李俊达 黄一如 郭戈 吴晓楠
|
142 |
数智赋能城市老旧社区更新路径 —— 以苏州市狮山社区为例 [ 刘志宏 陈继龙 王清瑜 ]
|
148 |
“场所依恋”视角下基于PAD情感模型的养老建筑空间情感计算与评估解析研究 [ 何静 戴靓华 侯易新宇 周典 ]
|
157 |
老年人认知健康的室内视觉环境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罗开洲 卫大可 费晔 ]
|
163 |
基于老幼共享行为的城市住区外部空间影响因素研究 —— 以哈尔滨为例 [ 费腾 陈浩宇 俞家悦 ]
|
169 |
基于KANO模型需求分析的三甲医院门诊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 赵湉 王冰冰 ]
|
176 |
基于3D打印混凝土技术的建筑学交叉学科研究新路径探索 [ 黄舒弈 徐卫国 ]
|
183 |
基于腔体植入的寒地全民健身中心自然通风性能优化 [ 白晓伟 董佳宜 黄勇 ]
|
190 |
寒地全民健身中心空间效能评价与实证研究 [ 张民意 黄勇 张龙巍 白晓伟 ]
|
196 |
利用熔岩管上壁的悬挂式月球永久基地设计研究 [ 潘文特 许傲 翟辰睿 吴浩 ]
|
201 |
交互叙事语境下的寒地冰雪主题园区设计研究 —— 以第24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为例 [ 全禹 梅洪元 陈玉婷 ]
|